小白求学记 > 语文 > 鸟的天堂群鸟纷飞
小白求学记 > 语文 > 鸟的天堂群鸟纷飞

《鸟的天堂》第13自然段,运用点面结合的方式描写群鸟欢腾的景象。作者先写了群鸟纷飞 的景象,这是“面”的描写;然后又专门写了一只画眉鸟自由快乐的样子,这是“点”的描写。“应接不暇”一词表明从榕树上飞出的鸟实在是太多了,作者看都看不过来了。与第一次看到“鸟的天堂”的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

《鸟的天堂》课文内容:

1、第一部分“傍晚泛舟河面”(第1—4自然段):交代“我们”出发的时间(傍晚)、地点、环境。第3自然段中的“跳、解、拿、拨、动、移”这些动词用的生动而准确,寥寥数语就将“我们”上船的动态过程呈现了出来。

2、第4自然段,“三只“”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,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。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,把有规律的划桨声比作乐曲,生动、形象地写出了划桨声的悦耳,突出“我们”愉悦的心情,也从侧面表现出河面的平静。

3、第二部分“巧遇鸟的天堂”(第5—9自然段):写“我们”第一次经过“鸟的天堂”时没有看见鸟,只看见了高大茂盛、充满生机的榕树。

4、第5自然段,“河面变窄”,从侧面突出了榕树很大,占据了河道。“一簇簇”说明榕树的树叶非常茂盛。“可爱”表明榕树的树叶非常漂亮,突出了作者对榕树的喜爱之情。

5、第6自然段,通过写“我”和朋友们关于榕树株数的争论,突出榕树之大。

6、第7自然段,写榕树的长势和形态。①“逼近”一词点明了作者是慢慢靠近榕树的,也说明作者是按由远及近的顺序观察的。②“卧”不仅准确、生动地刻画出了榕树姿态的可爱,而且描绘出了榕树的勃勃生机。

7、第8自然段,重点描写了榕树叶子的茂盛,展示了榕树旺盛的生命力。①“堆”字传神地写出了榕树叶子多而密的特点,突出了榕树的茂盛。②“这美丽的南国的树!”感叹句,直抒胸臆,表达了作者对榕树旺盛的生命力的赞美。

8、第9自然段,写“我们”第一次经过“鸟的天堂”时没有看见鸟。①“朋友说这里是‘鸟的天堂’,有许多鸟在这树上做巢,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。”这句话照应课文题目,为下文描写“鸟的天堂”做铺垫,并且点明这里成为‘鸟的天堂’的原因之一:当地农民爱护鸟。②“仿佛”“注意去看”写出了作者想见到鸟的迫切心情。③“‘鸟的天堂’里没有一只鸟,我不禁这样想”这句话写出了我的疑问,为下文埋下了伏笔。

9、第三部分“亲见群鸟盛况”(第10—13自然段):写“我们”第二次经过“鸟的天堂”时,看到了群鸟欢腾的热闹景象。第11自然段,"这一次是在早晨。”这句话点明了第二次经过“鸟的天堂”的时间,为下文描写看到的景象做铺垫。

10、第12自然段,①“起初”“后来”“接着”“继续”这几个表示事情发展顺序的词语,准确地表现了“鸟的天堂”从静寂到热闹的变化过程。②两个“到处”用得非常恰当,从听觉和视觉上说明鸟的叫声欢,数量多,让“热闹”一词具体化、形象化。③“大的,小的,花的,黑的”从形态和颜色上写出了鸟的种类多。④三个“有的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,写出了鸟的不同姿态。

11、第13自然段,运用点面结合的方式描写群鸟欢腾的景象。作者先写了群鸟纷飞的景象,这是“面”的描写;然后又专门写了一只画眉鸟自由快乐的样子,这是“点”的描写。“应接不暇”一词表明从榕树上飞出的鸟实在是太多了,作者看都看不过来了。与第一次看到“鸟的天堂”的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

12、第四部分“直抒心中之爱”(第14自然段):写作者对“鸟的天堂”的留恋与赞美。文章最后一句话“那‘鸟的天堂’的确是鸟的天堂啊!”这里第一个“鸟的天堂”加了引号,是作者引用别人的话,指的是和尚的那株榕树。第二个“鸟的天堂”没加引号是因为鸟在那里生活得十分自由、幸福,在作者心里,榕树就是鸟的天堂。

收藏
评论

热搜排行榜MORE+

苏公网安备 32011302321192号

Copyright ©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

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备案号:苏ICP备14016065号-6

小白体育

极速直播

投诉
回到首页
投稿
回到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