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据最新法律规定,在2023年开始,我国将对被执行人实行新的拘留期限规定,当被执行人拒不履行或者无力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时,拘留期限将延长至六个月。那么,何为老赖?为何老赖被拘留将延长至六个月?下面我们来仔细了解。

老赖,指拖欠债务或者违法不履行义务的人,又称失信被执行人。据统计,截至2019年底,全国共有510万失信被执行人,欠债金额达2.3万亿元,这已经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和压力。

为了解决老赖问题,2013年我国开始推行失信被执行人惩戒机制,实行信用修复、公示曝光、限制出境、限制高消费等措施,鼓励失信被执行人履行义务。其中,惩戒措施之一就是拘留,根据原有法规,被执行人被判处拘留,拘留期限最长为3个月。

然而,一些失信被执行人仍视拘留为身外之物,有的干脆不守拘留纪律,主动脱逃。为了进一步加大对失信被执行人的惩戒力度,2020年5月,最高人民法院、最高人民检察院、公安部、司法部等多个部门联合发布了《失信被执行人拘留规范化管理办法》,其中规定:“被执行人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,或者拒不配合有效执行的,可以拘留;被执行人多次逃避执行,或者因管辖异议、效力异议等原因拒不接受执行的可以拘留。”

新规第一时间就引发了社会热议,有人担心,拘留期限的延长可能会引发人权纠纷。但是,从另一个侧面看,失信被执行人拖欠债务,影响的不单单是自身与债权人,还包括了供应商的资金链、投资人的利益和订单方的经济稳定。因此,对拒不履行、拖欠债务的失信被执行人,必须给予应有的惩戒。

2023年开始,老赖被拘留将延长至六个月,这无疑会让那些有欠债行为的失信被执行人更加警醒。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,只要履行自己的义务,守法经商,做个守信者就能够避免破产困境。